国际稀土产业链安全研究:来自境外亚太地区的潜在挑战
[《中国矿业》2025年第6期], 国研网 发布于 2025/8/20
摘要: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的产业布局构成对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竞争地位的潜在挑战。本文围绕亚太地区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稀土资源开发组织和产业链国际合作展开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亚太地区是全球稀土供应链和产业链最活跃的区域,其不仅资源产量大,而且生产产能逐渐形成规模、产业链相对完整。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澳大利亚资源为核心—马来西亚/越南粗加工—韩国和日本深加工—终端产品进入美国,满足军民两用终端市场应用。②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稀土产业链整合,该产业链形成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体现了美国对关键产业的控制能力。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均是美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国家,可从贸易中获得美国的关税优惠。另外,美国不愿意接受稀土产业链前端污染成本,产业环境规制尚没有改变,因此,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为越南参与预留了空间。④从长远看,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或对中国稀土海外市场构成竞争,其不仅表现为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之间政府协作,还包括企业微观层面经济合约,稀土中游、下游企业用订单对前端企业生产投资作预付,构成了中国境外稀土全产业链成本和风险共担。建议国家坚定保护中国稀土产能集中度高的优势,限制国内产业转移和产能境外输出,不断提升稀土产品科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以及自动化科技应用水平。此为应对美国主导的稀土产业链竞争的根本策略,也是遏制越南等国家劳动力要素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大国经济竞争的当下,中国需将产业和产能留在中国。
关键词:稀土,战略性矿产资源,去中国化,国际合作,地缘政治
© 天津科技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115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