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
[《中国环境报》2024年08月26日], 国研网 发布于 2024/8/26
能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能源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步入规模化加速发展新阶段,能源安全监管既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应链可靠性和系统韧性等问题,又面临着风、光、水、核能等新能源供给能力建设,以及化石能源有序勘探和绿色化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等问题,能源安全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在保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又保证能源安全,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系统问题,需在规划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时,同步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以更好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安全监管体系
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管理念、方式、科技、环境和成效的统一体,具有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典型特征。立足于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特征,着眼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形成集中统一、分工合理、资源配置高效、流程优化、协同效应明显的监管制度是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目标。
在锚定目标的前提下,坚持以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现实需要为工作导向,按照独立、专业、高效的组织原则设置能源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完全专业技术人员,建设一支公正、独立、诚实可信的能源安全监管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能源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安全监管体系。
建设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必须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际出发,整体谋划、统筹施策、协同推进。
一是统筹处理好能源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整体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型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未来能源产业优化布局,以技术创新推动形成能源产业新业态,以制度创新聚集能源发展新动能,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以能源安全运行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形成能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统筹处理好外部监管与内生动力的关系。在深刻领会安全监管与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关系基础上,以外部监管督促企业主体责任细化落实、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进一步持续强化能源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与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相一致的新理念,创新能源安全监管技术应用场景,以提高能源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统筹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党对能源安全监管的全面领导,依法监管,在充分总结吸收能源监管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能源安全监管工具、方法,创新能源监管模式以适应能源领域新发展、能源安全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能源安全监管水平。
整体突破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重点任务
能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其必须坚持重点原则,以点上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推进。锚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安全目标,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以底线思维构建起保证能源安全的系统化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刻瞄准能源安全薄弱环节,抓牢抓细能源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能源安全监管系统。
把握能源安全点多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特点,确保主体责任的无缝对接、不留空白,分类形成能源生产、储运、消费和应用的全链条能源监管运行体系,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保证能源安全监管目标明确、主体界面清晰、权利责任对等。建立健全能源安全监管风险预警体系。在科学识别能源安全监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数智化技术对气候变化、极端灾害的能源安全监管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分析,构建起分级分类的能源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
全面加强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的保障支撑
能源安全监管体系效能既需要建立在其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又取决于其运行保障条件的完善程度。
不断完善能源安全监管法规标准。将能源安全监管视为法治建设的一部分,根据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面临的能源安全监管新问题,在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能源安全监管先进经验基础上,分类制订不同的能源安全监管标准条例,为能源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不断提升能源安全监管水平。在系统把握能源安全发展演化规律基础上,从能源类型、技术要求、主体利益等方面对能源安全监管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实施精准监管。聚焦安全风险和可能隐患,构建起能源安全监管的闭环管理系统,持续总结能源安全监管成功经验并反馈到能源安全监管体系中,助推能源安全监管水平快速提升,为能源安全监管提供管理保障。
不断创新能源安全监管技术。聚焦能源安全监管中的技术短板,整合能源行业资源推进能源安全关键性、基础性研究,充分发挥各主体作用,共建能源安全监管平台,探索运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赋能能源安全监管,为能源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能源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整体推进能源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能源安全监管全局、分类分级、全覆盖的能源安全监管业务培训体系,保证现代化能源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人员队伍的现实需求,为能源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 天津科技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115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