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助力SAF产业发展与应用

[《国际航空》2025年第6期], 国研网 发布于 2025/8/15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推进SAF产业发展,是航空业每个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使命与责任。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推进SAF产业发展,是航空业每个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使命与责任。

航空业在推动全球碳减排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人为碳排放总量的22%,其中航空业碳排放量占2.5%SAF是航空业减碳路线图的核心路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50年,航空业中65%的碳减排将通过使用SAF实现。“SAF是航空业脱碳的唯一现实选择。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纪尧姆·傅里(Guillaume Faury)也曾如是表示。519日,空客在北京举行SAF媒体交流会,探讨SAF的发展进程。会上空客SAF与碳移除生态系统负责人克莱尔·考夫曼(Claire Kauffmann)表示,空客始终致力于推动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坚信能在SAF的所有关键利益相关方之间扮演好催化剂这一重要角色,让SAF的应用在短期内成为现实。

SAF现状

SAF由废弃的动植物油脂、油料、使用过的食用油、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等制成。相比于传统的石油基燃料,SAF全生命周期平均可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SAF还具有能量密度高、制备方式灵活、与现有航空动力系统兼容度高等优势,且无须对当前飞机和发动机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此外,SAF及其生产过程必须遵循一系列国际可持续性标准。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SAF的政策、生产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各不相同,空客中国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事务负责人任洁琼表示。在政策方面,中国关于SAF的政策越来越细化,中国民航局颁布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国内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t以上、截至2025年底SAF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欧洲更多是实施大棒型政策,以法案形式要求从2025年起SAF强制掺混比例从2%开始逐年提高,到2050年达到70%。美国则是采取胡萝卜型政策,根据上游生产企业减碳效率给予财政补贴。在生产方面,目前SAF生产90%以上采用酯化加氢(HEFA)技术,主要以废弃油脂(UCO,俗称地沟油)为原料。中国原材料储量丰富,HEFA生产工艺发展较成熟,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使用HEFA生产工艺自主生产的SAF已于2022年获得适航批准并投入民航使用,预计中国SAF产能到2030年能超过500万吨/年。欧洲原材料不多,更多使用合成燃料。拉丁美洲因当地酒精原材料较多,则更多使用醇质燃料。在应用方面,20249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SAF应用试点。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正式加注SAF2025319日起,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 SAF的混合燃料。

中国优势

中国在SAF领域具备全方位的发展优势。

从原料资源方面看,中国原料资源种类丰富,覆盖废弃油脂、农业与林业废弃物、城市有机垃圾及工业尾气等。据空客统计,到2030年中国的SAF原料年可利用量包括200万吨废弃油脂、4900万吨农业废弃物、1440万吨林业废弃物、1680万吨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和800万吨工业尾气源乙醇。基于这些原料的使用,中国的理论年SAF产能可以达到1200万吨,展现出巨大的生产潜力。

在能源支持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电力成本较国际平均水平低20%30%,可大幅降低生产SAF的能耗成本。

从技术与产业基础层面看,中国在生物质转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广泛的产业配套能力。

此外,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执行力可确保SAF产业的快速推进和高效建设。从设备生产到工程落地,中国在成本控制、产能扩张和项目交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空客在行动

据空客介绍,2024年空客全年共使用超过1400万升纯SAF,占其总燃料使用量的16%,成功减少了近3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全年约有一半的大白鲸运输航班使用了SAF。此外,空客在汉堡、图卢兹、天津和莫比尔四大总装线实施了SAF商业政策,为客户提供5%SAF的无额外费用服务,积极推动SAF在全球航空制造和运输中的实际应用。同时,空客还与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共同投资,加速澳大利亚SAF产业的推进,并积极推进SAF在公务航空中的应用。与法荷航、关联能源集团、法国巴黎银行、伯纳姆·斯特林、三菱HC资本和澳洲航空等公司组成了SAF融资联盟(SAFFA),通过2亿美元的投资推动SAF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SAF的更广泛应用。空客还与能源供应商加强合作,探索更多促进SAF生产和使用的机会,并专注技术研发,积极与供应商、工业合作伙伴以及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100%SAF飞行测试项目。此外,空客还与行业协会和政策制定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SAF行业的政策完善与实施。

在中国,空客也在积极推动SAF产业。早在2011年,空客就与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和东航等3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SAF燃料在华应用。2022年,空客天津开始使用SAF燃料进行测试飞行和交付飞行。此外,空客还不断携手合作伙伴积极推动SAF产业链的多样化发展,与中国的研究所、高校等机构不断探索SAF生产技术,优化SAF产业生态体系。

放眼未来,实现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SAF燃料产业的发展壮大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 天津科技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115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