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人民政协报》2024年07月17日], 国研网 发布于 2024/7/17


当前,人工智能正推动人类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抢抓新发展机遇、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被认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当前,人工智能正推动人类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抢抓新发展机遇、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被认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

世界各国纷纷加紧进行战略布局,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在部分领域已经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状态,但在芯片、核心算法等关键核心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问题,在大模型训练高质量数据供给、场景开放等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仍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智算能力存在短板。目前,国产智算芯片性能上相比英伟达仍有差距,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限制对华销售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管制措施从单边管制扩大到多边管制。如,英伟达A800、H800、L40S等高性能AI芯片在中国市场被限制销售,基于“英伟达”芯片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后续难以演进。

二是大模型应用能力不足。从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新的2.0时代,国内大模型纷纷涌现,出现了“百模大战”的局面。但行业参与者“山头林立”、各自为战,一方面“卷”所谓的“原创大模型”,一方面又担心风险太高,真正的行业场景应用还不多,再加上人才、技术、资金等问题,国内大模型发展仍处于“跟跑”状态。

三是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撑,ChatGPT3大约用了3000亿个单词,570GB训练数据。据统计,全球前一百万网站中,使用中文作为主要语言的只占1.3%,而使用英文作为主要语言的网站占比则高达59.3%,排名各语种第一位。同时,由于我国数据资源缺乏统筹,高质量中文数据资源供给不足,语料库共享意愿不强,数据供给流通机制不畅,多模态语料库少之又少。

为更好抓住人工智能“风口”,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抓机遇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

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领军企业作用,面向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需求,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支持算法等原创性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基础学科体系,加强人工智能数据、算力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加快补齐技术创新短板。

二是加快布局一批重大数字科技创新平台。把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领域,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数字技术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贵州等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发挥算力、数据及安全优势,布局建设大数据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三是加快打造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抓住高质量数据集这个基础,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在国家战略腹地构建安全可信的“数联网”,打造超大规模、超高质量、更新及时、综合性强、标注丰富、使用便利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基础语料库,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让数据收得进、存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为大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四是强化各地间统筹协同。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资源,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支持贵州等西部地区发挥算力、数据优势,建设国家人工智能训练场,面向东部模型训练提供低成本、高品质、易使用的训练服务。支持东部等科技资源集中、人力资源富集的地区,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挑起重担,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 天津科技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115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61号